古文里的茶香
来源:
谢小乔
日期:2019-10-16
点击:6042
属于:员工心声
谁能思不歌?谁能悲不泣?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诗经》,据说就是周王朝历朝历代从中央派驻地方的采歌使者,摇着木铃铛,穿过村庄河流,走过大小侯国的广街通衢广泛搜集而来的。我们中学学过的《蒹葭》《静女》,正是其中的代表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意境不可谓不美,文辞不可谓不典雅,然而读来朗朗上口,毫无隔阂之感,只因伊人原本就如同那风中摇曳的芦苇一般婀娜,伊人的气质与《蒹葭》中营造的意境是一以贯之的。至于后人理解的所谓伊人,指的其实是诗人的理想和抱负,而那“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指的是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道路曲折而又漫长。其实完全不必有争论,因为不论是美人还是理想,追求的道路同样曲折而又漫长。
而《静女》用直白的现代文来翻译,大致如下:
啊!我那心爱的姑娘,约好了和我在城墙根底下见面,却调皮地故意躲起来让我看不见,急的我挠着头来回走;
啊!我那美丽的姑娘,送给了我一把红彤彤的红管草,还问我是草好看还是她好看。红管草再美丽,又如何比得上你粉红的娇颜?
开心的姑娘又送给了我一束从野外采来的芍药花,普通的花瓣,在我眼里却既美丽又珍贵。啊!姑娘,并不是花儿真的有多美,是因为花儿是美人所赠。
谁能够在思念的时候不唱歌?谁可以在悲伤地时候不哭泣?思念的时候想唱歌,悲伤地时候想哭泣,这是人类共同的自然反应,这和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其实是一样的道理。然而就是这些多情的汉子为他们思念的姑娘写的情歌,居然被写进了等同于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圣经》和《古兰经》一般的四书五经的五经之首《诗经》里面,影响了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成为了中华民族深沉的文化积淀中的一份子。
很多人谈起文学,尤其是中国的古代文学,第一感觉就是生僻的字眼,词语和密密麻麻的释义,不由得不大感头疼。其实每一个朝代的人们都有着他们独特的趣味,同样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在特定的年代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的流行词汇。
历史的洪流席卷一切,只有真正的精华才能存留下来,而且是加倍浓缩的智慧、理性和哀愁。
我们的先人们,从很早很早以前,那时候大地还是一片洪荒世界的时候开始,他们在白天劳动的过程中观察山川河流,夜晚的时候仰视满天的繁星,在日月运行,寒来暑往,年复一年的观察,思考的过程里,慢慢地积累起来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的知识。
知识积累的过程,其实从比公元前3000年还要久远的太古时代就开始了,那个时候没有纸张笔墨,也没有甲骨兽骨,甚至连文字都没有,我们的先人就用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绳结来记录部落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历史的洪流不断前涌,部落里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才,他们慢慢地根据自然事物的形象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字,最开始的时候某某人创造出了“日”的文字形象,大家一看,画得很像,而且还很简洁,慢慢地大家都用这个人画出来的“日”来表示太阳。又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月”也来了。接下来是“水”、“火”、“土”、“风”……当这些文字被陆陆续续地创造出来以后,我们的祖先才能够得以开始在兽骨和龟甲上,用极少极精炼的字来记录自己的文明。小到部落酋长的婚丧嫁娶,大到祭祀,部落和部落之间的战争,都可以用这些象形字,寥寥数语记录下来。
物质资料匮乏和记录手段(主要是雕刻)的艰难,从我们文字诞生之初就是先决的限制因素。虽然这些并没有妨碍先人们赖以建立了伟大光辉的文明,但是上溯百代乃至千代的文明,都以极度精炼极度压缩的方式流传下来的。俞是上古的文字,俞是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到了后世,随着竹简,毛笔,绢帛,乃至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硬件技术上的限制慢慢解除,文字被压缩的尺度慢慢宽松。大致而言,两汉文学比先秦文学易懂,唐宋比两汉易懂,之后到元,到明,再到清,再到民国,最后到了当代和现代,尤其是简体字的广泛采用和白话文的流行以后,从文字压缩浓度的角度而言,的的确确逐朝代而递减。
这些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来不断被精炼,被压缩的文字和文化,有的被不断地熔融铸造,成为了一个日月星空,山河气象,人情世故等等无所不包的基本盘,这个基本盘由天,地,日,月,山,泽,风,雷八个代号组成,八者之间两两自由组合又形成了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六爻之间的变化穷尽了宇宙和人生精微的道理,这个基本盘是文字诞生之前的数千年乃至上万年先人智慧的结晶。
随着文字的出现和普及,先人们的智慧和形象终于可以被写进史册,成为了一卷又一卷的人物传记。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学?我们应该用何种心态去阅读这些晦涩难懂的文字?
请以泡茶为例稍加形容。
如果把这些精华浓缩在一个又一个方块文言文字里的古文学比作一包茶叶,那么我们咬文嚼字解释义理的过程就像是泡茶的过程,悠然品味浸润其中的精力和耐心就是泡茶的水。只有有了足够多的水,并泡了足够长的时间,茶香才会从干枯的,被浸润而慢慢舒卷的茶叶中溢出,我们的精神才能够最终品味到一杯浓香扑鼻的香茶。